|
項目名稱
|
獲獎單位
|
項目負責人及參加人
|
獲獎等級
|
省部級
|
中國古代建筑工程管理和建筑等級制度研究
|
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
|
傅熹年、鐘曉青
|
華夏建設科學技術一等獎
|
開合屋蓋結構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
|
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
|
范 重、胡純煬、程書華、盧清剛、彭 翼、顧 昉、楊慶山、李 麗、王義華、劉先明、趙長軍、李守英、楊 蘇、洪、劉學林
|
華夏建設科學技術一等獎
|
城鎮污水處理系統一級A穩定達標及節能降耗關鍵技術
|
國家城市給水排水工程技術研究中心、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
|
鄭興燦、孫永利、李鵬峰、張秀華、李 激、尚 巍、宋美芹、楊 敏、陳 軼、隋克儉、羊鵬程、游 佳、韋啟信、于振濱、戴界紅
|
華夏建設科學技術一等獎
|
地鐵人防工程專用防護設備研制
|
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
|
張瑞龍、孫 英、徐 勝、盧屹東、袁代光、陳華明、景座正、劉立國、劉 穎、劉 錚、趙貴華、王淑敬
|
華夏建設科學技術二等獎
|
公共浴場給水排水工程技術規程CJJ160-2011
|
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
|
趙 鋰,趙 昕,周 蔚,高 峰,錢江鋒,朱躍云,楊世興,傅文華,馮旭東,程宏偉,周克晶,章銘榮
|
華夏建設科學技術二等獎
|
節約型城鎮綠地建設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
|
城市建設研究院
|
白偉嵐、王國玉、車生泉、陳紅鋒、李湛東、李 田、任建武、李金路、任 海、劉晶昊、王磐巖、林 鷹
|
華夏建設科學技術二等獎
|
住宅節能技術標準研究
|
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
|
林建平、焦 燕、譚洪衛、王立雄、郝俊紅、王 巖、李桂文、張志剛、陳其針、張廣宇、張 鵬、李崢嶸
|
華夏建設科學技術二等獎
|
冷彎薄壁型鋼住宅成套關鍵技術研發
|
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
|
申 林、李元齊、蘇明周、郁銀泉、王 喆、馬恩成、沈祖炎、張 航
|
華夏建設科學技術三等獎
|
村、鄉及農村社區規劃標準研究
|
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
|
趙 勇、趙 輝、熊 燕、高朝暄、楊貴慶、李 藝、馬曉萱、汪 勰
|
華夏建設科學技術三等獎
|
農村住區規劃技術研究
|
城市建設研究院
|
鄶艷麗、趙洪才、楊貴慶、張 兵、于 靜、李恩山、劉海燕、馮 婷
|
華夏建設科學技術三等獎
|
居住區與室內光環境優化保障技術研究
|
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(作為課題參加單位)
|
趙建平、羅 濤、王書曉、王立雄、葛曹燕、焦 燕、牟同升、高京泉、易 斌
|
華夏建設科學技術一等獎
|
城鎮總體規劃對人居環境影響的總體評價技術研究
|
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(作為課題參加單位)
|
邵益生、孔彥鴻、莫 罹、沈占鋒、劉 毅、饒 戎、林建平、郭文利、袁少軍、房小怡、周長青、劉貴利
|
華夏建設科學技術二等獎
|
高效裝配式低溫輻射供暖板模塊化技術與成套工程應用技術
|
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(作為課題參加單位)
|
王隨林、閆全英、趙長春、關文吉、孔祥智、李金諾、謝文新、朱清國、史永征、陳紅兵、潘樹源
|
華夏建設科學技術二等獎
|
生活垃圾生物反應器填埋與資源能源回收技術研究與工程示范
|
城市建設研究院(作為課題參加單位)
|
劉建國、何 亮、郭祥信、岳東北、薛玉偉、張晨光、劉晶昊、陸文靜、王洪濤、邢巨元、聶永豐、屈志云
|
華夏建設科學技術二等獎
|
院 級
|
多高層建筑鋼柱腳性能及設計方法研究
|
標準院
|
郁銀泉、申林、蔡益燕、王喆、梁志遠、張航
|
集團科技進步獎(建筑組)一等獎
|
國標雨水利用規范疑難技術研究
|
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
|
趙世明 趙鋰 王耀堂 趙 昕 朱躍云 李萬華 楊東輝 邢艷麗 黎松 陶濤 李建業 錢江峰 俞劍鋒 鄭正獻 孫金穎
|
集團科技進步獎(建筑組)一等獎
|
國外住房發展研究
|
亞太院
|
石榮珺、沈綵文、鄭丹、戴震青、陳干山、熊衍仁、王學東、王國田、田峰、溫禾、吳定燕、吳春花、宋朝彝
|
集團科技進步獎(建筑組)一等獎
|
內填RC墻半剛性框架結構系統應用技術
|
標準院
|
郁銀泉、申林、王喆、宋文晶、蔡益燕、宛海沫
|
集團科技進步獎(建筑組)一等獎
|
鋼板剪力墻結構設計方法研究與應用
|
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
|
劉學林、范 重、李 麗、王義華、曹 禾、胡純煬、尤天直、劉先明、 彭 翼、趙長軍、楊 蘇、黃彥軍
|
集團科技進步獎(建筑組)一等獎
|
村鎮小康住宅規劃設計成套技術研究
|
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
|
劉燕輝、樊緋(城建院)、梁詠華、潘曉棠、婁霓、何建清、詹柏楠、張蔚、趙希、張亞斌、張磊、王賀、焦燕、芮繼東(標準院)、趙洪才(城建院)
|
集團科技進步獎(建筑組)二等獎
|
建筑抗震設計規范應用與分析
|
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
|
朱炳寅
|
集團科技進步獎(建筑組)二等獎
|
計算機輔助施工平法鋼筋軟件
|
標準院
|
張志宏,姚剛,孫雨萍,孫雪艷,余承飛,梁亮,張岱昕,程希峰
|
集團科技進步獎(建筑組)二等獎
|
門式剛架輕型房屋鋼結構體系抗震性能研究
|
標準院
|
申林、王喆、宋文晶、張航
|
集團科技進步獎(建筑組)二等獎
|
《村莊整治關鍵技術研究》(2006BAJ05A07)
|
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
|
高潮、宋曉東、徐學東、袁中金、陳繼軍、陳志萍、楊超
|
集團科技進步獎(建筑組)二等獎
|
住宅可容納擔架電梯配置標準研究
|
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
|
林建平、劉燕輝、王賀、郭韜
|
集團科技進步獎(建筑組)二等獎
|
旭輝集團高層公寓GA-2T4-34F標準化系列產品研發
|
上海中森公司
|
李昕、楊紀華、徐穎璐、趙吟紅、連娜、馬海英、榮云強、鐘聯華、高春、周亮、王銘、龐志泉、肖文海、趙晨捷、李汝松
|
集團科技進步獎(建筑組)二等獎
|
村鎮雨水資源化循環利用關鍵技術研究及設備開發研究
|
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
|
趙世明 陳永 趙鋰 朱躍云 王國田 鄭正獻 孫金穎
|
集團科技進步獎(建筑組)二等獎
|
既有公共建筑節能診斷技術研究與開發
|
標準院
|
劉剛、李本強、廖曉喻
|
集團科技進步獎(建筑組)三等獎
|
薄壁不銹鋼管道技術規范
|
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
|
趙鋰、錢江鋒、王睿、傅文華、孫金穎
|
集團科技進步獎(建筑組)三等獎
|
中國小城鎮建設及相關市場發展趨勢研究
|
城鎮規劃設計研究院
|
陳玲、趙輝、馮新剛、楊曉東、魏云、許鋒
|
集團科技進步獎(建筑組)三等獎
|
綠色低碳重點小城鎮建設指標體系
|
城鎮規劃設計研究院
|
趙輝、陳玲、馮新剛、單彥名、高宜程、任世英、徐冰、謝四維、張志遠、王浩、李睿、范玥、李志新
|
集團科技進步獎(建筑組)三等獎
|
北京市園林綠化資源空間布局級旅游功能整體提升研究
|
城市建設研究院
|
牛萌、白偉嵐、張英杰、翟瑋
|
集團科技進步獎(建筑組)三等獎
|
高烈度區超高層結構施加粘滯阻尼器可行性研究
|
深圳華森公司
|
張良平 王衛忠 鐘玉柏 尚文紅
|
集團科技進步獎(建筑組)三等獎
|
集合管型特殊單立管排水系統技術規程
|
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
|
趙鋰、趙世明、王耀堂、趙昕、朱躍云、錢江鋒
|
集團科技進步獎(建筑組)三等獎
|
住房保障需求調查管理研究
|
亞太院
|
王國田、王彬、李娜、王學東、石榮珺、田峰、沈綵文、鄭丹、溫和
|
集團科技進步獎(建筑組)三等獎
|
工程項目帶動村鎮規劃實施試點研究
|
城鎮規劃設計研究院
|
單彥名、趙輝、馮新剛、陳玲、范玥、高朝暄
|
集團科技進步獎(建筑組)三等獎
|
合流制污水處理系統節能降耗關鍵技術
|
華北院
|
鄭興燦、孫永利、李鵬峰、張秀華、游佳、楊敏、隋克儉、安麗、張巖
|
集團科技進步獎(市政組)一等獎
|
小城鎮飲用水輸送系統水質保障技術研究
|
華北院
|
陳立、陶潤先、郭興芳、朱開東、張玲玲、申世峰
|
集團科技進步獎(市政組)一等獎
|
江蘇省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技術指南
|
華北院
|
鄭興燦、孫永利、張秀華、高晨晨、劉靜、顏秀勤、闞薇莉、安麗
|
集團科技進步獎(市政組)一等獎
|
液化天然氣(LNG)汽車加氣站技術規范 NB/T1001-2011
|
華北院
|
吳洪松、杜建梅、陳云玉、鄧淵、焦偉、呂鳳芹、曾力、王立軍、高永和
|
集團科技進步獎(市政組)一等獎
|
廊坊市非常規水源城市景觀水系利用技術集成與綜合示范
|
華北院
|
顏秀勤、王金麗、夏瓊瓊、張維、張向陽、寧冰、鄭興燦
|
集團科技進步獎(市政組)二等獎
|
高效能新型初沉池總體方案設計與示范研究
|
華北院
|
孫永利、張秀華、鄭興燦、隋克儉、李鵬峰、高晨晨、范波、郭亞瓊、安麗、張巖
|
集團科技進步獎(市政組)二等獎
|
污水預處理設備研制與全流程設備集成研究
|
華北院
|
孫永利、鄭興燦、李鵬峰、隋克儉、楊敏、寧冰、郭亞瓊、范波、安麗、張巖
|
集團科技進步獎(市政組)二等獎
|
懸浮填料循環流動強化硝化系統的研制與應用
|
華北院
|
尚巍、陳軼、張文安、黃鵬
|
集團科技進步獎(市政組)二等獎
|
垃圾滲瀝液處理技術--工藝包
|
華北院
|
杜昱、李成江、王起、王琦、劉淑玲、孫月馳、岳峰、劉保成、呂國慶、馬東兵、張亞琳、蔣金明
|
集團科技進步獎(市政組)二等獎
|
拱橋井筒式地下連續橋臺基礎承載特性分析及現場檢測研究
|
城市建設研究院
|
郭河、戴國亮、陳進虎、曲振軍、龔維明、周馬生、劉孝平、馬鵬程、吳海銀、李惠、周立臣、余奇異、霍少磊、丁浩珉、王磊
|
集團科技進步獎(市政組)二等獎
|
斜拱塔混合梁超寬橋面斜拉橋設計技術研究
|
華北院
|
徐治芹、朱南松、鄭利軍、王桂鵬、祁永利
|
集團科技進步獎(市政組)二等獎
|
垃圾滲濾液原地深度凈化技術
|
城市建設研究院
|
郭祥信、劉晶昊、陳冰、宋薇、劉暢、黃文雄、朱麗潔、陳喆
|
集團科技進步獎(市政組)二等獎
|
確定燃氣具燃燒特性區間的測試實驗裝置
|
華北院
|
王啟、高文學、趙自軍、劉彤、劉文博、胡宇、郝冉冉、嚴榮松、龍飛、張建海、劉晶
|
集團科技進步獎(市政組)二等獎
|
5萬立方米單段式活塞橡膠膜密封儲氣柜的技術開發
|
華北院
|
蔣浩、李偉、高建文、焦景春、侯彪、胡筱媛、黃碩鑫、陳凱寧、章萬勝
|
集團科技進步獎(市政組)二等獎
|
華北缺水地區小城鎮水環境治理與水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研究與示范
|
華北院
|
孫永利、葛銅崗、高晨晨、楊敏、隨克儉、陳軼、呂小佳、張文安、
|
集團科技進步獎(市政組)三等獎
|
SBR工藝污水處理廠應用評價及設計運行指南
|
華北院
|
顏秀勤、張維、夏瓊瓊、朱開東、張向陽、張文安、寧冰
|
集團科技進步獎(市政組)三等獎
|
以提標改造為目標的飲用水處理工藝研究
|
華北院
|
陶潤先、張玲玲、陳立、郭興芳、申世峰、李勱、熊會斌
|
集團科技進步獎(市政組)三等獎
|
長輸管道系統通水調控研究與應用
|
華北院
|
陳湧城、謝仁杰、耿安鋒
|
集團科技進步獎(市政組)三等獎
|
上流式固定床曝氣生物濾池工藝包
|
華北院
|
吳凡松、李成江、李金國、謝仁杰、馬睿、周鑫楊、楊睿、曹雪梅、常鵬飛、劉杰、言穆昀、高穎艷
|
集團科技進步獎(市政組)三等獎
|
南通開發區第一污水廠提標改造工藝研究
|
華北院
|
李金河、王陽、肖寧、溫琳蘋、繆麗娟、孫海波、尚琳
|
集團科技進步獎(市政組)三等獎
|
MBBR工藝開發試驗研究(含拉薩污水廠MBBR工藝驗證試驗)
|
華北院
|
郭興芳、申世峰、陳立、李成江、楊新奇、熊會斌、李勱、張玲玲、鄭斌、陶潤先、肖兵、李均環、劉方、葉楊、顧淼
|
集團科技進步獎(市政組)三等獎
|
DN1400直埋熱水管道的應用研究
|
華北院
|
王淮、趙欣剛、趙惠中、楊良仲、王卓胤、王曉軍、劉巍
|
集團科技進步獎(市政組)三等獎
|
生活垃圾處置過程臭氣的綜合防治技術研究
|
城市建設研究院
|
屈志云、梁前芳、袁松、黃丹丹、尹然、丁世存、聶小琴、孫凱麟、張興宇、景國瑞、史陽、彭冉、楊晶博、康會杰、耿欣
|
集團科技進步獎(市政組)三等獎
|
華北院三維設計規范及三維圖庫開發
|
華北院
|
李顏強、王長祥、舒玉芬、蘇杰、趙航、姜天凌、劉百韜、潘艷艷、李志超、李芳芳、徐亞男、楊宇、李蓓、沈辰楠、趙志楠
|
集團科技進步獎(市政組)三等獎
|
海拔高度對燃氣具燃燒性能的影響研究
|
華北院
|
王啟、高文學、趙自軍、劉彤、胡宇、劉文博、馮璇、龍飛、張建海、高勇、陳津蕊、劉晶
|
集團科技進步獎(市政組)三等獎
|
型鋼混凝土結構施工鋼筋排布規則與構造詳圖
|
標準院
|
蔣航軍、彭明英、劉敏、高志強、馮海悅、張林振、肖明、宋文晶、王喆
|
集團科技進步獎(標準圖設計)一等獎
|
電梯 自動扶梯 自動人行道
|
標準院
|
張樹君、劉東衛
|
集團科技進步獎(標準圖設計)二等獎
|
G101系列圖集施工常見問題答疑圖解
|
標準院
|
高志強、馮海悅、陳雪光
|
集團科技進步獎(標準圖設計)二等獎
|
內裝修--室內吊頂
|
標準院
|
饒良修、郭景、饒勱、周祥茵、郭曉明、張曄、沈洋、李征
|
集團科技進步獎(標準圖設計)三等獎
|
建筑結構設計常用數據—鋼筋混凝土結構、砌體結構、地基基礎
|
標準院
|
張玉梅、陳雪光
|
集團科技進步獎(標準圖設計)三等獎
|
預制分支和鋁合金電力電纜
|
標準院
|
汪浩、孫蘭、徐玲獻
|
集團科技進步獎(標準圖設計)三等獎
|